五百多年前,一位英格蘭國王登基後幾年,便在中部的平原上戰死,屍體被他的敵人拖回城內示眾,之後埋在當地教堂。他的死不僅代表舊王朝多年內戰的結束,也是新王朝統治的開始。後來隨著教堂的關閉夷平,這位英格蘭國王的埋身之處漸漸無人知曉,直到五百多年後才在一個停車場下被發現,以君王之禮重新下葬。

 

Battle of Bosworth Field

理查三世訪客中心結合投影及音效呈現博斯沃思戰役,個人非常喜歡這個設計。

 

        他是理查三世(Richard III),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最後一任國王,那場內戰是著名的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下一任國王亨利七世(Henry VII)是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第一任英格蘭國王。亨利在博斯沃思平原(Bosworth Field)擊敗理查,並將屍體運回萊斯特(Leicester)埋葬。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考古計畫經過多方配合,在2013年宣布找到理查的遺骸,理查被發現的時候雙手被綑綁,膝蓋以下的骨骸已經不知去向。

 

King Richard III

理查三世肖像,目前藏於國家肖像館(Unknown Artist Late 16th Century)

 

        身為一位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遭遇聽起來是不是有種淡淡的哀傷?不過長久以來在大眾認知裡,理查被視為罪有應得。這個深根地固的印象很大一部份源自於莎士比亞的歷史劇本〈理查三世〉。

        在劇本中,理查被描述為身體畸形的壞蛋──瘸腿、佝僂,連狗看到他都要吠兩聲。他不但在愛德華四世死後篡位,還派殺手將關在倫敦塔(Tower of London)內的兩個姪子滅口、處死支持自己的白金漢公爵,只因為白金漢拒絕暗殺兩個姪子等等,簡直十惡不赦其罪當誅,所有角色都對他恨之入骨。亨利向理查宣戰簡直替天行道名正言順。

 

White Tower

白塔(White Tower),倫敦塔其中一座塔樓。1674年入口一處樓梯坍塌之後發現兩具孩童骨骸,許多人相信祂們是理查三世在倫敦塔裡消失的兩個姪子──愛德華五世及其弟弟理查。

 

        不過莎士比亞的劇本寫於理查死後一百多年,也就是都鐸王朝統治時期,其中是否受於當時大環境的影響。尤其遺骸被找到之後,發現他沒有瘸腿也沒有佝僂,只有嚴重的脊椎側彎,與流傳的理查形象相差甚遠。

        這大概也是值得為理查蓋一座博物館的原因。他在權位爭奪中敗陣,關於他的一切只能沉默無聲任由後世評說。這位既爭議又悲劇的英格蘭國王,依然在等待更多他的過去被發掘與認識。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理查三世博物館。

 

        理查三世博物館(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位於萊斯特市中心,從火車站出發只要大約十分鐘的路程。博物館現址就是當時的考古地點──普通不過的停車場,還特別將當初挖到理查的那塊考古坑保留起來。

 

Discovery of King Ricahrd III

發現理查三世的考古坑,現在以投影的方式還原當初遺骸的擺放方式。

 

一樓展區:玫瑰戰爭的開始與結束

        金雀花王朝兩大分支──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和蘭卡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為了英格蘭王位相互廝殺,不但關係兩大家族也牽扯英格蘭與法蘭西的政治。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玫瑰戰爭中常見的人物,中上為理查三世,左下為亨利七世。

 

        一樓展區建構玫瑰戰爭背景、兩大家族間的複雜關係、理查如何得到王位、推測他在戰爭中的動向、如何應戰乃至最後在博斯沃思戰死,成為英格蘭最後一位死在戰場上的國王。據說他曾有機會逃走,但他拒絕了,在他死後軍隊迅速潰瓦解,金雀花王朝最終走向滅亡。

 

Battle of Bosworth Field

在博斯沃思戰役中,理查三世擊退亨利七世身邊的隨扈,只差一點點便可至亨利於死地。但很可惜,他失敗了 ……

Battle of Bosworth Field

斧槍(halberd)是一種同時具有斧刃和刺的武器,理查三世很有可能死於斧槍的攻擊。

 

二樓展區:考古與科學

        2012年,萊斯特大學的考古團隊在停車場開挖。當天原本天候良好,突然之間天空風雲變色電閃雷鳴,過沒多久,考古團隊就找到理查的遺骸。整個過程可以說是迅速又順利,因為開挖計畫才剛動工沒多久。

        二樓展區主要展示考古計畫的過程以及發現,並且科普考古知識,包括基因比對、骨骸檢查、臉部重建等等。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根據骨骸重建理查三世長相。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理查的脊椎真的變形得好嚴重。至於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變形目前還不知道原因,只是推測不會影響生活但是可能壓迫到肺部。除此之外骨骸上發現多種利器傷口,腦殼也是缺損的,推測也是理查的死因。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嚴重的脊椎側彎,雖然理查三世身高170公分,但由於脊椎扭曲看起來可能只有168公分。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博物館筆記:理查三世博物館為什麼值得參觀?

1. 1485年埋葬理查的灰衣修士教堂(Greyfriars Church)舊址,也就是後來的停車場,當初開挖也有找到教堂地磚碎片。簡直是個奇蹟,誰能想到五百多年地上人事變遷,地下遺骸卻從來沒有移動過,幾乎完好無損。

IMG_7387.JPG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理查三世的肖像近看之後發現,是由許許多多和他有關的圖片拼組而成。

 

2. 針對玫瑰戰爭及理查的參與還原真相,根據可考的史實敘述及推測,沒有過多杜撰。適時補充當下時空背景知識,例如兵器使用或是葬禮儀式,知識量爆擊。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3. 對於歷史主題的展覽來說,時間線非常重要。理查三世博物館單一動線,可以按照事件順序清楚了解過程及前因後果。

4. 二樓展區用幾個簡單的互動裝置,解釋複雜的考古概念。在展覽力求互動的今天,這些裝置不是只為了多元呈現,而是真的能讓觀眾了解展覽想要傳達的內容,加分!

5. 設計好看!一樓展區滿滿呈現復古的中世紀圖騰,文字設計也很講究。雖然展區不大但是視覺上很豐富。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花園裡的白野豬,白野豬是理查三世的徽章。

 

 

旅遊資訊

King Richard III Visitor Centre

參考資料

The Discovery of Richard III

Who was Richard III?

Richard III’s Myths and Legends

Unknown Artist., (late 16th century). King Richard III [oil on panel]. At: London: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Room 3, NPG148. [Viewed 14 February 2020].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pg.org.uk/collections/search/portrait/mw05304/King-Richard-III?

 

arrow
arrow

    文泠 Wen-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