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不管去到哪裡,隨時都能泡在她的人文與歷史的氛圍中,隨便一棟建築可能就是幾百年前留下來的遺跡。
峰區(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是英國最早成立的國家公園,在它南邊的城鎮貝克威爾(Bakewell)從盎格魯薩克遜時期就已經開始發展,但是大多數的建築僅可追溯至十三世紀,並在1840年代重建。
貝克威爾周邊步道眺望,隱約可見貝克威爾小鎮。
如果從雪菲爾(Sheffield)搭公車到貝克威爾大約需要五十分鐘的時間,從市中心漸漸駛入峰區。呃不對,漸漸駛入好像不太正確,因為司機開車都滿猛的。總之,這時候可以好好欣賞一下一望無際的高地,又是牛又是羊,卻有一種別於歐陸其他國家的蕭瑟之感?
從貝克威爾返回雪菲爾中的景色。
貝克威爾橋(Bakewell Bridge)是到貝克威爾的必經之路,是從十三世紀就留下來的建物!在當時是連接威河(River Wye)兩岸的據點之一。
現在的威河兩岸非常適合散步,可以坐在岸邊的長椅聊天、曬太陽、看河、看路人、看各種水鳥?然後累了就可以走進鎮裡吃布丁。
貝克威爾布丁(Bakewell Pudding)的發明其實源自當地一間旅店老闆娘的失誤:在1860年左右,某個貴族造訪貝克威爾並在旅店點了草莓塔當作點心,但老闆娘和廚子卻誤將原本應該注入派皮裡的蛋液倒在草莓塔的果醬上。雖然是一時失誤但成品卻意外地成功,食譜於是流傳下來,有了今天的貝克威爾布丁。
貝克威爾布丁,吹完冷風之後熱熱吃超幸福,還有沾點卡士達醬。
The Old Original Bakewell Pudding Shop距離貝克威爾遊客中心(Bakewell Visitor Center)只有兩分鐘的距離,一樓店面販售各種烘焙麵包、餅乾、蛋糕等等,二樓餐廳除了可以吃到大名鼎鼎的貝克威爾布丁之外,還有各種正餐鹹食。
不得不說,英國食物份量也是非常慷慨。第一次去的時候,我和朋友點的雙人下午茶All Things Bakewell裡面雖然只有四樣點心──貝克威爾塔、貝克威爾布丁、水果蛋糕和斯康,但是每樣都奇大無比熱量十足,最後只好打包剩下來的回家當隔天早餐。
澎湃的下午茶點心架,附加一壺熱熱的茶。
雖然貝克威爾有名的是布丁,但其實我更喜歡貝克威爾塔(Bakewell Tart),塔裡夾著果醬酸酸甜甜的,上面有層硬硬的白色糖霜,一咬下去糖霜就在舌頭上化開了!
滿滿糖霜的貝克威爾塔。
無論在貝克威爾何處移動,都能遙遙望見小山坡上的諸聖教堂(All Saints Parish Church),果然是舊時代人們的生活重心啊!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和朋友後來已經離城鎮中心很遠了,但是教堂鐘聲依然悠悠傳進耳裡,好像宗教不受空間上的限制,即使身處某個角落,還是能感受到信仰的能量。
盎格魯-斯堪地那維亞十字,推測可以追溯至十世紀。這個十字基座原先並不是在諸聖教堂,而是移來此處保存。
諸聖教堂可以說是隨著時代推演不停修築改建。盎格魯薩克遜時代,基督教信仰因為外來侵略一度式微,直到七世紀末逐漸復甦,為了彰顯教義,傳教士在王國各地修築教堂,貝克威爾便因為地勢優勢成為豎立基督教信仰的標竿。
諸聖教堂門廊兩邊排列的石塊為過去的墓碑(grave slab),不同圖案代表不同身分。上圖來自中世紀,下圖則源自古斯堪地那維亞及盎格魯時代。
現在看到的諸聖教堂樣貌大約是在十三世紀至十四世紀成形,而後在維多利亞晚期因為結構問題重建增修,到了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才出現彩繪玻璃的設計。
沿著諸聖教堂繼續往上走,爬上各種坡之後,就能到達展示五花八門古玩器物的舊屋博物館(Old House Museum),展示物件大部分都由當地居民捐贈,建構出貝克威爾和峰區五百年來的歷史。這是要收費的!所以我們沒有進去,哈哈哈。
值得一提的是,舊屋博物館本身建於亨利八世時期,目的是為了收取廣大教區的稅捐。在當時居民必須交出十分之一的農作物,作為教堂神職人員的生活物資。只能說以前人的生活都是繞著教堂打轉啊……
其實在貝克威爾還有好多地方都沒看呢,然後一天就過完了,花個半天在街上或巷子裡的小店舖就會消磨好多時間。其實我就是很想碎碎唸沒有多看一眼公車站旁邊的魯特蘭阿姆斯酒店(Rutland Arms Hotel)。據說當年珍.奧斯汀就是住在這裡,然後以同樣位於德比郡的查茨沃斯莊園(Chatsworth)為達西莊園(Pemberley)藍本,寫出不朽巨作《傲慢與偏見》。
最後最後,如果你剛好在雪菲爾、剛好有時間、剛好喜歡吃布丁、剛好喜歡散步、剛好喜歡中世紀的氛圍,那麼你恰好可以來貝克威爾。
交通資訊
參考資料
.The Old Original Bakewell Pudding Shop
.All Saints Parish Church Bakewell